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升级:民企结对帮扶实现产业全覆盖
近年来,我国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,不仅助力脱贫攻坚,还推动了乡村振兴。如今,这一行动再次升级,民企结对帮扶实现产业全覆盖,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,已累计动员近3万家民营企业参与,帮扶贫困村超过10万个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公共服务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,为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,我国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在新的历史背景下,该行动升级为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2.0版,重点聚焦产业帮扶,实现产业全覆盖。
产业帮扶是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的核心内容。在新的阶段,民营企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,共同推进产业发展。具体措施包括:
1. 引导企业投资贫困地区,发展特色产业。通过引进先进技术、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,助力贫困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。
2. 培育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。通过培训、技术指导等方式,提升农民的种植、养殖水平。
3. 建立农产品加工、销售、物流等产业链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通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、拓展销售渠道,助力贫困村农产品走向市场。
4. 加强人才培训,提升农民就业能力。通过开展技能培训、职业介绍等,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。
在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2.0版中,民企结对帮扶实现产业全覆盖的目标已初步实现。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:
1. 江苏省某民营企业与贵州省某贫困村结对帮扶,投资建设了生态农业产业园,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。
2. 浙江省某企业帮扶湖南省某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,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。
3. 广东省某企业结对帮扶四川省某贫困村,通过产业扶贫,助力村民走上致富道路。
在实现产业全覆盖的过程中,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。他们不仅为贫困地区带来了资金、技术和管理经验,还帮助当地村民树立了信心,激发了内生动力。
展望未来,随着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的深入推进,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。在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下,贫困地区有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,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。
总之,“万企帮万村”行动升级,民企结对帮扶实现产业全覆盖,为我国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我国农村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- • 直隶名臣李鸿章手批公文原件首次亮相国博,巡展引发公众关注
- • “乡村面塑达人作品入驻故宫文创店,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,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”
- • 阜平食用菌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,年产值突破15亿元,农户增收显著
- • 国际慢食协会中国总部落户保定,助力1500个村落生态农业发展
- • 清苑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助力乡村法治建设,调解纠纷成效显著
- • 曲阳石雕文化产业园升级,3D扫描雕刻技术助力传统工艺效率飞跃
- • 无人机植保服务队成立,万亩农田作业成本降低60%,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涞源县高原村首设“冰雪运动奖学金”,贫困生省级比赛资格即奖5000元,助力冬奥梦想
- • 曲阳县石雕NFT数字藏品上线,拍卖收益全额返还贫困工匠,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
- • 曲阳县废弃矿山华丽转身,村民共享生态旅游红利
- • 《顺平桃花摄影展获荷赛奖,《灼灼其华》系列作品被卢浮宫收藏:中国摄影艺术再获国际认可》
- • 安国药膳研究院发布《全球药食同源指数》,保定成为健康食品研发新高地
- • 安国药渣综合利用生产线投产,年转化中药废弃物10万吨,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顺平桃花诗会邀ChatGPT对决,AI与人同台斗诗引文化界热议
- • 深圳深保产业园扩容至5000亩,20家上市公司北方总部签约,助力北方经济腾飞
- • 曲阳石雕艺术小镇荣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,夜游经济再创新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