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开放,免费借阅图书10万册,文化新地标诞生!
近日,保定市文化事业发展再添新亮点,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正式对外开放。这座充满书香的城市书房,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,更标志着保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提升。
据了解,这座位于保定市中心的24小时城市书房,占地约200平方米,内部环境优雅舒适,藏书丰富,共计10万册图书免费向市民开放。书房内设有阅读区、休闲区、儿童阅读区等多个功能区域,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。
作为保定市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,它的开放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。许多市民纷纷表示,这座书房的出现,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处宁静的港湾,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。
“我一直觉得,阅读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。现在有了这个24小时城市书房,我下班后就可以来这儿看看书,放松一下心情。”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。
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是保定市响应国家关于推动全民阅读、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,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、丰富的文化服务的重要举措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书房,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,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。同时,这也是我们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具体实践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据悉,这座24小时城市书房的开放,是保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保定市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投入,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,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截至目前,保定市已建成各类公共图书馆、文化中心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近200个,覆盖全市城乡。同时,保定市还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,如读书节、文化节、文艺演出等,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未来,保定市将继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,努力打造更多具有特色、贴近群众需求的文化品牌,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。
总之,保定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的开放,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空间,更是保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这座充满书香的城市书房,为保定市民带来更多美好的阅读时光。
- • 博野县千年古梨园:文旅融合新篇章,果农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
- • 第五届文旅大会盛大启幕,清苑非遗小镇喜获亿元投资,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沼气发电并网,助力减排二氧化碳2万吨
- • 唐县智慧物流枢纽投用AGV机器人,分拣效率提升15倍 助力雄安建设
- • 首届“保定驴肉火烧文化节”盛大开幕,助力美食IP迈向全国舞台
- • 保定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.5%,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飙升36.4%,展现强劲发展势头
- • 曲阳县中小学校园创新引入3D雕刻工坊,非遗传承融入教育课堂
- • 顺平县农村养老食堂全覆盖,刷脸就餐政府补贴70%,温暖养老新篇章
- • 顺平县肠衣冷链专列首发欧洲,跨境物流成本降低25%,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
- • 博野梨园常态化树下读书会:学者领读《齐民要术》传承农学智慧
- • 望都辣椒太空育种基地成果显著,抗病新品种助力农户亩产增收60%
- • 望都县辣椒博物馆盛大启幕“辣味等级挑战赛”,通关者荣登英雄墙,赠金椒勋章!
- • 阜平县悬崖村“秸秆龙舟”申遗成功,20米巨龙端午竞渡唐河,传承民俗魅力
- • 博野百年漆器工坊转型升级,仿古家具跨境电商订单排至2026年
- • 涞源冰雪雕塑节创新引入3D打印技术,48小时打造震撼“冰晶长城”灯光矩阵
- • 保定职教中心联合长城汽车打造"工匠班":产教融合新样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