蠡县"蠡县大鼓"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4 2016-09-10 17:38:02 评论:0

蠡县近年来通过"非遗进校园"系列活动,推动"蠡县大鼓"等地方特色非遗项目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,形成"传承人授课+校本课程开发"的双轨模式:


一、课程实施概况


传承人授课机制‌

蠡县文广旅局组织非遗传承人定期走进中小学课堂,2024年11月南庄镇中刘佐村小学开展的活动中,非遗面塑传承人冯三杏的示范教学获得良好反响‌。类似模式已应用于蠡县大鼓教学,传承人通过现场演示、互动教学等方式传授技艺。


课程内容设计‌

采用"理论+实践"结合的方式:


理论部分讲解蠡县大鼓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

实践环节指导学生体验鼓点节奏与表演技巧

二、教学保障措施


资源建设‌

蠡县已完成39项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建档,其中包含蠡县大鼓的专题视频资料,为课堂教学提供可视化素材‌。部分学校建立非遗展示角,陈列大鼓等传统乐器实物。


师资培养‌

通过"非遗传承人+学科教师"双导师制,培养既懂非遗技艺又掌握教学方法的复合型师资队伍。2023年已协助2名非遗传承人建立市级名人工作室‌。


三、活动成效


学生参与度‌

2024年"非遗进校园"系列活动累计开展10余场次,覆盖学生超5000人次,蠡县大鼓等传统艺术在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显著提升‌。


文化传播效果‌

通过"非遗赶大集"等延伸活动,学生表演的蠡县大鼓节目成为展示窗口,2023年河北电视台《冀有好物》蠡县专场对相关成果进行过专题报道‌。


保定要闻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