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新县"芦苇画手工课"传承白洋淀非遗技艺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4 2017-09-17 17:44:09 评论:0

安新县"芦苇画手工课"作为白洋淀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,通过"技艺传授+文化体验+创意实践"的立体化模式,正在推动芦苇画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:


一、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


非遗技艺系统教学‌

课程由省级非遗传承人杨丙军团队主导,涵盖选材、熨烫、雕刻等30余道传统工序。2025年新增"数字芦苇画"模块,学生可通过AR技术模拟传统制作流程‌。


文化内涵深度解读‌

设置"白洋淀芦苇文化史"专题课,结合《小兵张嘎》等文学经典,讲解芦苇从生活用品到艺术品的演变历程‌。2025年暑期推出的"非遗小传人"计划已培养青少年学员200余名。


二、实践创新与成果转化


文创产品开发‌

学员作品已衍生出书签、活性炭摆件等20余种文创产品,其中"青头潜鸭"系列获2025年雄安新区文创设计大赛银奖‌。


研学融合实践‌

与迎晖社区合作开展"非遗进校园"活动,2025年累计举办体验课45场,覆盖学生超3000人次。杨丙军工作室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00人‌。


三、社会影响与传承成效


文化传播效应‌

2025年"芦苇画手工课"入选河北省"非遗薪传"示范项目,相关短视频在社交媒体播放量突破200万次‌。


产业带动作用‌

通过"合作社+农户"模式,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参与芦苇原料供应,年人均增收1.2万元‌。2025年安新县启动第七批非遗项目申报,重点支持芦苇画技艺创新‌。


保定要闻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