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新县"芦苇画手工课"传承白洋淀非遗技艺
保定新闻网
阅读:4
2017-09-17 17:44:09
评论:0
安新县"芦苇画手工课"作为白洋淀非遗技艺活态传承的重要载体,通过"技艺传授+文化体验+创意实践"的立体化模式,正在推动芦苇画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:
一、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
非遗技艺系统教学
课程由省级非遗传承人杨丙军团队主导,涵盖选材、熨烫、雕刻等30余道传统工序。2025年新增"数字芦苇画"模块,学生可通过AR技术模拟传统制作流程。
文化内涵深度解读
设置"白洋淀芦苇文化史"专题课,结合《小兵张嘎》等文学经典,讲解芦苇从生活用品到艺术品的演变历程。2025年暑期推出的"非遗小传人"计划已培养青少年学员200余名。
二、实践创新与成果转化
文创产品开发
学员作品已衍生出书签、活性炭摆件等20余种文创产品,其中"青头潜鸭"系列获2025年雄安新区文创设计大赛银奖。
研学融合实践
与迎晖社区合作开展"非遗进校园"活动,2025年累计举办体验课45场,覆盖学生超3000人次。杨丙军工作室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00人。
三、社会影响与传承成效
文化传播效应
2025年"芦苇画手工课"入选河北省"非遗薪传"示范项目,相关短视频在社交媒体播放量突破200万次。
产业带动作用
通过"合作社+农户"模式,带动周边200余户村民参与芦苇原料供应,年人均增收1.2万元。2025年安新县启动第七批非遗项目申报,重点支持芦苇画技艺创新。
保定要闻
- • 高阳县纺织废料再生项目投产,低保户月分拣废纱收入达3200元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府河清水河生态修复工程圆满竣工,水清岸绿景观重现城市繁华
- • 雄安数字农场在白洋淀成功落地,无人机植保技术助力农业发展
- • “国企岗位定向招聘,助力脱贫家庭大学生就业帮扶率100%”
- • 涞源县废弃矿坑变身冰雪训练基地,贫困户月薪6000元喜当造雪师
- • 涞源白石山亲子探秘之旅:开启“化石猎人课程”,挖掘三叶虫标本带回家
- • 唐县太行山黑山羊订单养殖签约,贫困户年保底收益5万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“乡村振兴战略助力,2000套乡村教师周转宿舍三年建成,偏远地区教师生活条件显著改善”
- • 阜平县易地搬迁社区试点“数字菜篮”,App下单自提柜取平价菜,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徐水驴肉碳足迹认证发布,每份火烧可追溯养殖环节碳排放量
- • 顺平县肠衣产业工人技能大赛成功举办,冠军喜获“欧盟标准操作师”认证
- • “银龄讲学计划”:助力山区教育,退休教师年薪补助10万
- • 天峋创新科技碳纤维飞行器量产,引领高端工业无人机市场新潮流
- •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全面推广,助力建筑行业安全升级,事故率降幅高达60%
- • 阜平农村电商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,助力5000名“新农人主播”引领农产品上行新风尚
- • 曲阳玄武岩石锅宴新添DIY区,火山石自烤野菜鹿肉成老饕打卡新地标